作為在國民經濟中占較大比重的食品加工業,行業發展備受矚目,互聯網對其影響也較深遠。食品安全、營養等一系列關乎消費者健康的問題,成為現代食品加工企業關注的焦點。本榜單參照了上市企業的市值和部分企業的品牌價值,以綜合公信力為基礎,旨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互聯網生態下,食品加工企業的發展進程。
糧油、調味料、肉禽加工、乳品等企業,在實現自身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在積極地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滲透互聯網思維,以提升食品的品質和安全。而各大食品生產類別,在適應市場競爭的條件下,也在利用智能化趨勢,力爭創建更大的價值。
1.糧油企業:國際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
2015年5月27日,《中紡糧油(東莞)食品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簽署。根據協議,中紡糧油計劃投資60億人民幣,建立產業園區,投產后將建成華南大型糧油集散與加工產業基地,珠三角地區重要的糧油儲運、中轉、加工、交易中心。互聯網加快了產業更新換代的速率,大型糧油企業,不僅滿足于內需的供應,更將目光伸向國際化的競爭領域,充實智能驅動力,向糧油產業集群國際化、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欲成為生產服務示范園。
2.肉類工業:以智能化設備為驅動力
肉類工業十二五規劃中指出,我國肉類加工業的重點任務是進一步調整生產結構,穩步發展豬肉、牛羊肉和禽肉加工。根據肉類工業發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和供應鏈管理技術,建立現代冷鏈物流配送體系。推動肉類食品電子商務發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信息化成為現代畜牧業生產、加工過程中,轉變效率、減低成本的核心。隨著對智能化肉類加工機械需求的膨脹,近幾年,我國肉類加工和技術裝備,也在努力實現由進口為主向自主研發和自主生產轉變。伴隨肉類食品產業的互聯網化,肉類深加工的比例不斷增加,新的肉類加工廠不斷涌現,這些企業投入大量的新型加工設備,向國際化的食品標準邁近一步。
3.乳業發展:根植于產品安全 加強品牌競爭力
近日,各大乳企先后發布2015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大部分乳企出現業績下滑。比起其他類別的食品企業,乳制品一向收納更高的關注度,消費者的敏感度也較高。無論是營銷驅使,還是輿論偏差,消費者對于乳制品行業的標準化問題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乳品價格下降,導致利潤率降低。通過電商平臺競爭、海外渠道銷售等手段可緩解一部分的國內市場需求疲軟,但從根本上,企業更應思考如何利用更尖端的科技和人文理念,加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的安全系數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