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作為國家最早的一批科技產業園,曾經是國內同行爭相效仿的對象。然而如今,隨著互聯網浪潮的風起云涌,傳統的科技產業園發展模式顯然已不適用。在如今這個全行業紛紛進入互聯網的趨勢之下,科技產業園的發展顯然也必須加入“互聯網+”的行列之中。
在最初的定義中,“互聯網+”是一個行業的產品與服務同未來多屏全網跨平臺用戶結合之后產生的一個普適性公式。簡單說來,“互聯網+”后面的“+”連接的是什么,是各行各業,并且,這種結合并非簡單的二者相加,而是使互聯網深入到個行業中深度結合,從而催生出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而“互聯網+”科技產業園區,也是如此,并且,由于行業所屬性質的原因,科技產業園的“互聯網+”顯然要比其他行業更為深入也更為有趣。
“互聯網+”在未來還能夠創造更多可能,它最為突出的特點便是跨界融合、創新開放、重視人性與連接一切。這也是未來所有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不僅僅是科技產業園能夠談“互聯網+”,任何產業、任何行業都能夠將此同自身結合。
在經歷了漫長的田園生活、枯燥的工業生活之后的人們,是時候開始在精神層面進行一番大動作了。如今,如何提升人們的幸福感正逐漸成為新的衡量財富與價值的標準,而科技產業的從業者們顯然率先發現了這一趨勢,我們可以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科技產業園上看到這樣一個事實,不論社會如何發展,人自身的提高始終是要擺在第一位的,經濟增長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自去年以來,人們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現象,政府開始不斷的提高對科技產業的重視,不論是李克強總理現身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還是在兩會上呼吁“互聯網+”,都釋放出一個型號,全民互聯網化時代已經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