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讀到這本書時,感覺“優秀”和“卓越”是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然而,這兩個詞語之間有一道很難翻越的高山。再看此書第一部分內容,令我倍感困惑:優秀是卓越的大敵?難道優秀還有錯?因此我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發現其實優秀到卓越這兩個并不矛盾,矛盾的其實是人,而不是優秀和卓越。
書中首先將公司經理人分為5級,分別是能力突出的個人、樂于奉獻的團隊成員,富有實力的經理人、堅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第5級經理人。第5級經理人是指具有謙遜品質和堅定意志的企業領導人,他們個個具有雄心壯志,永遠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計較個人的得失,他們把對社會有所建樹、有所創造、有所貢獻作為人生的最大價值。這讓我感觸很深,因為能形成這種價值觀者首先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修養,我國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養性齊家平國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標中,也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意義。這是做人,特別是做一個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則。第二點“先人后事”,即卓越公司的領導不是先決定做什么,而是設法得到合適的人才,強調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人才是。任何一家卓越的企業,其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成功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競爭,也不是產品,而是尋找并留住優秀的人才,就是所謂的“讓合適的人上車”,一定要把握合適的標準,寧缺勿濫。幾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過“面對殘酷現實”為起點,但他們無一例外的勇于面對,保持堅定信念,從而走向成功之路。面對現實的關鍵首先要誠實,領導層要多傾聽員工的意見,創造一個讓事實說話的氛圍;其次是保持堅定的信念,并積極的采取行動。這正是我們之前和現在所經歷的過程,期待著我們再一次走向輝煌,邁入卓越公司的行列!
后續還沒有讀完,后期將進一步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