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016年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在京舉行,“減約”品牌創始人李宇欣在現場做了《2017,數字營銷的邊界》的主題演講。她認為產品設計需圍繞精準人群,嵌入場景,產品即服務,“減約”為用戶提供減肥的方案和方法,同時采用流行內容+分享的方式吸引流量,根據行業痛點創新,讓消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以下為李宇欣的演講實錄:
我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互聯網場景下的消費升級。這是我第三次創業,我第一次創業是在非常傳統的行業,大概10年前,那時候做一個產品出來,第一時間到達用戶的機會非常少,從磨合一個產品,把這個產品落地,到覆蓋多少平方公里,多少用戶,這大概能算得出來。在那個時候我們每做一個產品,搭建一個時間和空間軸,這個產品滿足衣食住行,大概發生的頻次,這個人路過這個地方買了東西,還是通過別的渠道買到這個東西,我的銷售、制造環節能覆蓋多大程度,再加上消費者要參與這件事情的時間,是短時間需求還是長期規劃。根據時間配合相應的產品,那時候沒有互聯網和全網這條線。現在要成立互聯網聯盟,要對這個事情努力。那時候在這個場景傳達一個范圍,只有對它感興趣范圍,才能媒體得到相關的聲音,把好的內容,好的產品傳播路徑非常少。現在幾乎一片樹葉到地上,幾乎全國都能聽到。
我們把所有的東西糅在一起,我們接觸到的東西更多是平面化,在這個平面輸出的角度,其實我們獲取到更加立體和體驗式的一個綜合類的類目。就像我們說新能源汽車在替代傳統汽車過程中,它已經不再是車跟車之間的競爭,已經是一個新的類目在打天下。在這個過程怎么把時空完全結合好,讓一個人不無時無刻看到你的產品,感受到你的產品,這是我們一個新的互聯網人在努力的。
這是目前“減約”產品矩陣,其實我們最早就想做一個對減脂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減脂方案的一家公司。產品經過幾輪產品迭代,最初的時候從社交的角度介入,也許大家在交互過程中有更多的問題,通過達人領袖能把這個問題解決,通過相應的信號就能把產品解決好。之后迭代了很多的產品,就是怎么能通過參加也好,服務也好,非常容易的又適合自己的方式瘦下來。圍著左邊一連串邏輯,就是在用戶想瘦下來的情景下,我們怎么連接虛擬情景,很多產品都讓人瘦下來,用戶是不能篩選的。篩選的時候也找不到相應的路徑,看到路徑之后,比如看到我們家的產品,也不能拿到身邊,也不知道適合不適合自己,所有場景嵌入進去就能讓用戶明白。一個人做這個事,怎么分享更多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分析的很多的要減脂的場景,不是用一個或者兩個單一產品,滿足用戶瘦下來這件事,圍繞精準人群的不同場景做初步統計的產品滿足這個場景,這是目前“減約”做的事。
第一個嵌入用戶的產品,是APP,跟市場上很多APP相似,“減約”APP是個健身產品,其實看似非常簡單的頁面呈現過程中,背后有非常復雜的運算邏輯。比如我跟劉總,我們兩個身材完全不一樣,性別完全不一樣,進入用戶邏輯之前,有一個大概的身體評測,點擊進入我們產品之后,輸入給你的飲食方案是完全不一致的。今天你吃的一道菜跟他吃的菜完全不一樣,是基于用戶用書通過智能算法測出來的所有解決方案,看到這個飲食方案當時就有一個思路,這盤菜或者今天中午的午餐只有兩個要求,第一他能做得出來,第二外賣能買到。這個餐一鍵就可以吃了,點近期可以跟中央廚房做這個菜。如果碰到一周或者本月控制的體重,其實你按照周來定自己的飲食計劃,可以完全在不發胖的情況吃到很美味的東西。這需要后臺非常精準化的運算邏輯才能做到。要不然我能吃飽他怎么能吃飽,其實他是吃不飽的。如一個稍胖的人,或者平板腹肌訓練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疾病狀況或者受傷,這時候要進行評測,了解他們,推薦給他合理的運動方案。其實很多的時候,告訴大家我在運動,你達到減脂還很遠。
最后在這個過程中,APP完成,我們做這個APP流量是多少。第一APP要解決用戶需求整體方案,第二APP是一個工具。要把所有的理論成果凝結成一個大家看到的集合點,讓大家能夠做,能夠用。我們從開始做這個產品的時候,我們不是完全抓流量去的,當然我會給大家講我們的流量怎么來的。
第一個可以在產品上獲得非常完善的管理方法,包括所有后臺和前臺輸出的,都是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專家,還有一系列拿了專利的科研成果在里面。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流量入口,“減約”把流量和解決方案、工具集成一個大的方案,這兩個方案又融在一起,基本上覆蓋了全網的平臺,包括優酷、土豆、愛奇藝、樂視等所有都能看到,我們精品輸入達人非常好的傳遞我們的聲音,在這個過程中它從一個普通的內容制作、節目制作或者傳統的綜藝節目打造成一個精品泛運動的IP。電視化呈現第一手的節目、時間,
第二結合我們所有合作的品牌商、電視商在所有的視頻平臺、視頻平臺做了非常好的轉化,“超人”的時候不簡單是一個綜藝節目。目前推出 “我是超人”全IP覆蓋的單品,明年年初推出這個產品出來,這里面有非常多的小藝人、紅人、達人等,將推出一系列的產品,在這個產品從研發、配方都是網絡化的。它是怎么生產出來的?怎么制作出來?到達用戶之后是什么樣?是什么味的東西,是什么外觀,喜歡不喜歡?所有東西都是全網聯動,這個單品不是普普通通的產品,是所有參與之后生產出來的,這個互聯網跟產業結合,包括今天互聯網的論壇需要達到的一個宗旨。
上市公司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企業,它已經有非常高的市值,為什么要做一個看起來活躍、創新的東西,而不是跟這個品類的媒體平臺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放棄了互聯網+全網的一個用戶需求。
我剛剛說我們最后做的品牌跟品牌在打,車跟車在打,現在幾個類目在做,現在有可能保健品和藥物,而且我們要切一個大類目是食品,這些跟你日常吃的東西差不多,能夠發揮減脂的功效,通過功效,第一吃了有各種各樣的營養,第二吃了還瘦,加班的時候就解決的這個問題。第一選擇口味、第二選擇是不是對我健康有好處。在小輕輕營養里面預設了很多用戶場景。
比如減脂和減肥人群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不喜歡運動,我們用戶大多數就是懶,特享受生活,我就是這種人,沒有太多的事情就在家宅著,你告訴我一天多少運動,我不一定做。在這種情景下我還想吃東西,我怎么做到。我們做了懶人秀的東西,就是解決大家不想運動,在茶余飯后,在日常一個情況下就通過吃了這個東西,健康,還能比吃盒飯好,還能滿足每天嚼東西的心情。
還有大吃一頓的情景,我們有又研發出來一個核心產品,就是叫大餐急救這樣一個系列,你在吃大餐之前吃兩片,這頓飯就跟沒吃一樣非常開心。因為成品還沒有出去,訂單已經要報了,就是所有的火鍋店,大的餐飲店送給你,所有包裝都是很潮的,但是吃的過程中還挺時尚,吃了之后不僅不會胖,還有很多的創新。
產后的媽媽,媽媽在的恢復,媽媽在產后期不愛吃東西,在選擇各種食品的時候基本上不吃的。我在這個時間更多的哺乳,滿足人體的需求是不吃的,對于這樣的人群怎么給他的管理計劃和食品。在那個場景下一定要滿足那個人的需求,一個減脂的需求非常少,后面有很多的研發結果,整個輸入方案都是經過多少年的積累。
這個背景是我們女生特別熟悉(曾多艷)的操,她非常火的,我跳這個操,是因為頁面很漂亮,我在跳的過程中其實不太能堅持,因為跳30分鐘非常累,我是靠什么堅持下去?就是一邊跳一邊想她的頭發很漂亮,衣服挺漂亮,就是我應該代表很多人的感受。這個女生比較多,男生不怎么喜歡跳,所以第一跳的過程感覺很舒服,第二怎么跳很快樂,而不是轉移注意力來更加釋放,這里面一定有調動荷爾蒙的東西,最好的團體操是跳完之后還想著音樂,而不是還想著大美女。通過非常多的運動之后,大汗淋漓,還沒有瘦,除了出了點汗。這就是我們明年單品將推出的T20產品,就是把簡單的運動原理涉及到操里,沒有使用大美女,是非常簡單的互動形式讓人跟人之間完全的交互,讓人跟人之間沒有距離。這樣讓我們沒有學習或者動,是完全的參與,就是我這個操里面的一個東西,20分鐘一轉眼就過了。在剛剛團操里面的,我們的微創新就解決那么一點點痛點,在已有的產品稍微加的一個應用和原理。
我覺得在新的消費邏輯下,我們消費者更多需要的產品,是能看得見、就能摸得著,感受到,體驗得到的產品,“我知道我無處不在,我的需求得到滿足”,那時候消費者就知道該做的事情或者能做的社會責任是什么。對于社會責任來說,需要不斷的努力,想得到,做得到,有一個想法就是迅速落地,這是互聯網跟以前非常大的區別。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希望把消費本身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購買。它存在于你整個生活方方面面,我們希望讓消費更快樂,讓生活更快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