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優質的技術和服務“賦能”給中小企業,是大有可為的大市場
當下,公有云在云計算市場占最大比重,且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中小企業大多選用公有云平臺來承載企業IT服務器功能,而且安全性更高、價格優惠。互聯網發展至今,大企業構建底層架構平臺,將優質的技術和服務“賦能”給中小企業,讓其快速成長。
在公有云領域,傳統大型互聯網公司基本上都參與了云計算的建設,滿足自身龐大業務需求的同時,輸出云計算基礎設施;電信運營商利用自身優勢,大力推進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云服務商業部署及產品落地;原本提供IT基礎設施的服務商轉型成為云計算服務商,在激烈的云計算市場競爭中也取得不錯的成果,例如金蝶、用友、東軟等。
整體分析和總結2016,展望2017,本榜單以在國內運營的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為主體,既有直接提供各類云服務的云平臺和廠商,也包括云計算軟硬件、技術方案提供商以及負責實施云服務落地的集成服務商。
將模糊的前景變為現實,是一切成功的共性
如今,阿里云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重要的營收支柱之一,在國內云服務市場中占據最多的市場份額。然而,當初王堅博士在阿里內部推廣云計算時,卻被阿里眾多的核心技術人員公開抵制。在一個還看不清云計算未來的彼時,要變革剛剛發展成熟的IT服務器為基礎的互聯網基礎架構,采用虛擬的服務器來為承載企業巨量的數據存儲與運算實屬不易。正是王堅博士不同于常人的遠見與魄力,堅持推動阿里云計算的搭建與阿里各項業務的平穩開展,奠定了阿里云如今的大好局面。
新技術、新領域發展風云變幻,成功屬于將模糊的前景變為現實的企業。在趨勢到來之前,做好理念準備,搭上新的發展方向,是一家企業謀求長足發展的基本要求。
不辜負客戶的托付,是一切行業領先者的共性
企業間頻繁合作,構建信任很關鍵。
企業將自身的IT基礎架構都遷移至云計算平臺上,是為了提升企業的IT運維水平和安全性,提高公司的靈活性,使公司更快速地響應用戶需求。某種程度上,在增加公有云安全層時,可能增加故障點或導致應用運行得更慢。公有云平臺在安全和性能之間尋找恰當的平衡點可能是困難的,但努力實現這種平衡則會讓客戶感到安心。
企業選擇該云平臺,即將自己最重要的IT基礎設備與數據都托付給服務商,信任是托付的前提。從心底里以一個服務者的姿態做事兒,從客戶角度去考慮,做好產品,做強品牌,才可贏得客戶的信任,不辜負客戶的托付。
能一直記得初心,保持初心的創業者,都將無一例外地走向成功
由互聯網巨頭打造的云計算品牌,都會與母公司做捆綁,有利于品牌曝光,吸引優質客戶;互聯網巨頭與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發展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云計算創業公司則提供更貼近企業業務場景的云服務。例如,又拍云視頻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直播服務、一站式點播服務、實時監控網絡質量,全方位解決視頻網站運行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金蝶云ERP把所有管理軟件通過云端提供給客戶,可以為快速成長型企業提供敏捷高效、方便易用、安全可靠的云ERP。客戶不需要再去購買那么多的硬件,不需要數據庫,只要接入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管理軟件服務。
云計算技術的風起云涌將各個行業推到了變革和轉型的風口浪尖,也為有抱負的創業公司帶來了新機遇。創業者們若順應云計算發展的態勢,將有機會與巨頭們同時站在互聯網新一輪浪潮的舞臺,爭得同臺競技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所有看似是技術來支撐的領域,在技術發展成熟之時,企業間比拼的就不再是資本與技術,而是長久以來支撐企業一路走來的價值觀。
企業因用戶而存在,因用戶而成長。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業的領導者最終屬于被用戶信任與擁護的企業。發展路上,我們遇到的疑慮和爭論,一概逃脫不了這個常識。只是經常爭著爭著,走著走著,就忘記了起點和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