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7第十五屆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在京舉行,利歐數字CEO、MediaV總裁鄭曉東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數字營銷行業不缺少資本的力量,重要的是接下來怎么走。面對中國互聯網的巨大市場,聚合生態的方式可能會是未來更好的發展方式,因此需要打破內容邊界、打破產品邊界、打破技術邊界,然后用另一種方式重構,并為重構賦能。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天很高興和大家分享關于數字營銷論壇的觀點。其實我們公司的數字營銷如果從1998年開始算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歷程,其實數字營銷是整個互聯網變現唯一的主力,后來才有了電商才有了游戲,但是數字營銷經過20年的發展,我們作為行業的從業者為行業快速的發展感到欣喜。在2017年底、2018年將要到來之際我們也感到焦慮和惶恐。所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數字營銷產業的想法,我們一起對數字營銷未來的發展作一些更多的探索。
今年我比較欣喜的一件事,是中國廣告行業的教父郭康夫(音)通過創業加入了我們的利歐集團,這代表了整個行業向數字的方向進一步發展。但同時其實今年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新的一些事發生。大家知道埃森哲已經全面進入數字營銷代理這個領域,他整個拿下瑪莎拉蒂的全球營銷的業務。我們更多是解決傳播、解決品牌、解決創意、解決內容、解決所有的終端,再下面是媒介,作為數字營銷從業者,我們的未來在哪里?ADK大家也知道,就在近兩個星期前,其實貝恩資本PE把日本第三段集團ADK納入囊中。WDP通過各種各樣的資本計劃也好,通過各種各樣的跟政府協調也好,都沒有能阻擋住ADK日本最大的動漫廣告公司被一個純PE的機構并入囊中。
大家也知道BAT。騰訊、阿里幾乎在整個產業鏈從內容布局數據,從數據布局到全面的消費者洞察,幾乎他們可以提供全面的服務,我們原來營銷公司提供全面服務,幸好在中國不是一個壟斷的工廠,我們營銷公司還有自己的出路。但是未來媒介公司是往中間發展,還是像埃森哲創意再往下發展,我們數字營銷中間的產業者未來的路在哪里?
當然這是因為埃森哲這一件事發生以后,廣告們出了一個公眾號,最后他們發出一個嘆息:這是一個的資本時代,終究。不管是BAT、埃森哲還是一些行業所有巨大的變化都是資本推動,幸好在我們數字營銷產業在過去的三年里面在資本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不管是第一家騰訊上市創業板的數字營銷企業,包括像利歐這樣大量的幾十家數字營銷企業通過并購的方式進入A股領域,其實整個行業不缺少資本的力量,但是我們要思考未來我們這一個行業到底如何繼續往前走。其實中國的數字營銷產業最早在我從業的時候是小作坊起來的,中國的最早數字營銷企業以及今天的華陽都是在4A壟斷的小作坊的小小代理、小小創意、小小的網站業務、小小的傳播業務一點一點成為中國數字營銷的龍頭,我們面對的競爭是國際化的分工,有像奧美專門做策劃、專門做策略,但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國的數字營銷發展的非常迅速,專業化的分工其實并不能滿足客戶全部的需要,這才給了中國數字營銷發展的土壤和可能。正是在客戶的需求和國際化大分工不能滿足的夾縫中中國數字營銷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但即使在今天我們客戶面對的服務,也是碎片化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客戶都希望能抓住維密所有的熱點,能把它的品牌把它的傳播活動能及時的傳遞給他的消費者。但是在我們的現狀是什么?即使在數字營銷,我們有創意代理商,我們有媒介代理商,我們有公關代理商,我們還有搜索,可能還有垂直的移動代理商,其實在今天我們也很難給客戶提供一個全面、及時、整合化的服務。
隨著像埃森哲咨詢公司有更多的數據支持、有更多理論支持,我們作為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我們如何應該應對?這當然分工生產其實是30年以前幾十年以前改革開放的帶著中國廣告行業的一個比較好的工具和手段。我們那個時候有了專業的創意人員,我們有了專業的媒介人員和公關人員,在不同的細分都有一代一代廣告人去耕耘在這區分的領域都做的非常專業,但是在今天面對整個中國互聯網份紛繁復雜的時代,面臨中國互聯網都在巨大變化的市場,我們覺得聚合生態的服務方式與國際分工的方式相比是不是一個未來更好的方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分工其實應該是福特公司采訪一個美國的生豬屠宰場的經驗應用在福特汽車生產上面的。但是這樣的一個幾十年的管理學的知識和經驗一直指導了我們到現在,我們今天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有了所謂的消費升級、我們有了新零售,所有的業態都在發生變化。大家去做MBA你們發現所有的管理只知識都是六十年來德魯克那一代做出來的。
我們所有的分工服務方式是不是真的符合現在的客戶需要這也是一個問號。今天像盒馬生鮮是線下,但它也不是完全電商的業態,我們應該用一個什么樣的工作方式給它提供服務,我們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滿足數字營銷全面的需要,我覺得聚合生態的方式是我們未來探索的一個方向。
我覺得做未來生態探索是要有抓手,我們一直講最了解中國的網民,中國最了解中國的消費者,我們比國際性的咨詢公司更了解中國、更落地、更接地氣,這其實是我們的核心。那當然我們應該向媒介學習,我們希望掌握更多的數據,我們如果沒有更多的數據支持,我們不能去說比騰訊更了解消費者。當然還好我們營銷人比較驕傲和自豪的是我們懂內容,我們所有的內容一直是營銷人一代一代的創意、策略、PV包括DVC。但是今天的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天我們營銷說可以說我們花兩百萬、一百萬幫一個廣告主拍一條很牛的KV、一條很牛的廣告出來沒問題,但是現在短視頻出來,你如何讓一千個、一萬個KOL在一天之內、三天之內拍出短視頻?這怎么來實現?你原來這一種形式能讓我們創意人員、策略人員殫精竭慮更對廣告主有利嗎?內容在未來大發展時代和以前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到今天我們很惶恐的是所有的最熱內容并不是我們廣告公司創造出來,所有最容易傳播的內容是在所有的內容平臺上網民自發生長出來,其實我們更多的是追隨這一些熱點和內容,我們其實很難創造內容。
當然我們自己也做了一些探索,我們試圖把我的整個集團把創意業務、內容業務、媒介業務、公關業務、創新業務、傳播業務甚至把所有的電商代運營業務、OTT的業務用不同的方式去組合把原來的分工方式打散,我們能不能給客戶提供五項、七項、八項的有需求的服務。其實我們所有做營銷的人都喜歡說我們一起去探索未來三年怎么樣?我們展望未來2018年、2019年2020年怎么樣。但是我一直有一個想法,我們從未來看現在,我們從三年以后看現在,如果從2017年有很多做VR營銷的公司都死。去年年初去做網紅直播的營銷公司我覺得現在不死不活。但是去年年初所有做信息流的公司今年都活的很好,為什么?2017年信息流產業蓬勃發展。我們用什么樣的結構去應對這樣的一個市場?我們用什么樣的服務體系保證我們的營銷公司能持續的油市場的敏銳度?能持續的給我們的客戶、給我們的媒體提供持續的服務呢?
所以我覺得除了做生態結構的整合,可能要打破我們之前的固有的框架。第一個我覺得可能是要打破我們傳統的代理公司的思路,其實我之前在做數字營銷前十年是非常傳統的代理商的模式,數字營銷前十年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加一堆的垂直,整個中國最初2010年之前的10年幾乎都是在這里面去打轉轉。傳統的代理商的模式,跟FOL代理廣播、代理電視、代理報紙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現在時代變了。
今天我們很難在年初決定我們今年主要代理什么。我今年年初曾經跟FOL媒介的采購人探討他們今日頭條只排了五千萬,今日頭條幾百個億的你只排了一個億不到的預算。但是我們原來代理商的模式是談好框架,這樣就桎梏了我們對未來的判斷。當然我們也希望打破原來對內容、對消費者的固有的思路來應對整個中國迅速變化的市場。我們去年有人說短視頻很好,因此我們跟秒拍合作,但是今年發現短視頻的領域非常的寬廣,我們有火山有西瓜有抖音,也有快手。我們到底跟哪一家短視頻合作,如何在幾十家短視頻當中幫助客戶找到他的消費者么消費者到底在哪里?
所以我們覺得是要打破對內容的邊界,內容有太多太多的邊界,你能說所有的直播不是內容嗎?你能說短視頻不是內容嗎?你能說公眾號本身的傳播不是內容嗎?當然也都是。我們也要打破媒體的連接我們之前更多的希望找到大的合作媒體我們簽一個巨大的框架拿到巨大的返點。但是媒體的市場變化很大,昨天、前天藯來汽車發布會,藯來是不是一個新的趨勢,我也跟王曉峰溝通過,他們希望小黃車、摩拜變成媒體的展現方式,大眾點評不是媒體嗎?我們做營銷公司視角TV、信息流這一些比較傳統的媒體上面呢?當然技術也一樣。我們在座還有很多人都講營銷技術,我們講精準、講大數據,這沒有問題的。今天我們可能講AI,在精準上的應用。但是小程序不是技術嗎?當然也是。我們有多少人給客戶提供全面小程序的服務。
H5不是技術嗎?大家可以看到阿里、或者最近的京東有非常漂亮的H5展現這一些都是技術,所以營銷公司我們在這行業領域做打破的時候我們要打破原來的框架,我們要把內容和媒介是不是能整合在一起,我們要把內容媒介技術混在一起用一個整合的思路去看。我們能不能看出更多的方式、更多的探討。
當然打破以后我們要重構,我們希望整個本土的戰略公司以及整個的數字營銷產業能重構更合理的方式和組織模式去服務我們的客戶去服務整個行業,我們希望用新的方式給行業賦能。當然在座有資本,有了資本就能去投資去試錯。
我跟人探討過其實我們生物學無法預知未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嘗試拼概率,我們有資本才能在所有看到未來的方向去布局,我們有資本才能投資看好的未來的熱點。我們不可能永遠織出“一”我們也能織出“六”。我們也希望給行業的人才賦能。二十年前中國所有的優秀本科生其實愿意去廣告公司,廣告狂人電影以及那個時代會發現廣告人的收入很高,廣告人對整個行業的激勵很高,但是過去的優秀十年,優秀的畢業生一定去互聯網企業,為什么?他們去平衡收益的杠桿。今天互聯網企業去清華北大招不到優秀的畢業生。為什么?我們過去十年沒有給這一些合理的杠桿,沒有這一些優秀的人一代一代加入我們這行業就很難取得更輝煌更可靠的發展。當然我們也希望能給我們一些新的模式,我們希望我們這一些營銷公司能和客戶站在一起。
我也希望我們整個行業一起去把我們中國的數字營銷產業的服務能力和結構模式提升起來,能更多的輸出給海外,更多的站在世界的前列。當然最后我們希望給我們廣告、給我們營銷說更多的夢想,讓我們這行業更明亮,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