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7(第十五屆)中國互聯網經濟論壇在中國大飯店(北京)舉行,明特量化CDO袁成偉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他從美國在在線放貸領域目前的現狀、中國消費信貸目前的現狀和如何在藍海新興領域做探究和投資三個方面分享了他的想法。
以下為演講實錄:
感謝大家!我來自明特量化,我叫袁成偉,我是在金融界摸爬滾打七八年的老兵,之前的經驗是在海外比較多,回國時間并不長,不知道如何在中國消費金融市場中能夠開拓手腳。
今天分享的主題“金融科技實現消費金融的技術與藝術”,我本身是做技術出身的人,我本科是學數學的,之后學的統計,是負責風控模型這塊的,更多的傾向于在技術領域如何做風控的把關,但是隨著回到國內后,國內的數據非常之豐富,我在做風控的時候數據源之多、數據源之廣,征信的覆蓋率也并不是很高,這種情況下如何去利用好的數據源建好的風控模型,這并不是純技術的問題,更多的還要涉及到藝術。
今天演講的主題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簡單的介紹美國在在線放貸領域目前的現狀、第二部分分享中國消費信貸目前的現狀以及愿景、第三部分分享很多企業在國內做業務并不是特別好做的大背景下,如何去往藍海新興領域做探究和投資,非常廣的藍海有怎樣的市場。
首先分享一個成功案例,在美國有一家公司叫LendingClub,LendingClub 2014年在美國上市,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P2P,如圖,最大的方面是運營方面給公司帶來了很多運營成本方面的節省,公司運營成本下降給客戶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說白了就是門店,做了純線上的,LendingClub本身不做放貸只是做中間商,他并不承擔風險,雙方通過他的平臺能夠放貸以及能夠借到錢,這樣是給自己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
LendingClub之后,目前美國市場上在線放貸也非常之多,如圖,列舉了很多。LendingClub和PROSPER是規模比較大的。美國的學費很高,學生父母給子女提供學費的比例并不高,現在美國做TA的時候,以前課堂上做過簡單的采訪,有多少人是自己付學生的學費,大概有一半的舉手,國內想做學費方面的貸款基本上是很難做的,做一個死一個。
在線放貸,之前跟摩根斯坦利他們做的時候,很多大的銀行也傾向于往線上走,當時跟我們合作想做相關的增加其客戶體驗。
中國消費信貸目前的狀況以及愿景,三個階段,到目前來說,2000年初到2017年,主要特征是人行征信的覆蓋率,2017年人行征信率非概率非常低,2018年以后能夠更多的多樣化,讓征信達到更廣,目前在美國征信大約90%以上,所以覆蓋率是非常廣的。目前的狀況,之前提到涉及到的數據源的時候,任何企業做放貸的時候都要做風控,大額,房、車、壽險,人行的征信非常好,因為那些客戶非常的優質,所以做起來相對而言比較容易一些,但是當做小額的時候該怎么樣走,現在數據大多是第三方數據比較多,運營商數據、消費行為數據、網絡行為數據,相對而言都是弱相關的,并不是強相關,金融屬性特點比較弱。
以后的客戶會分的非常細,現在高、中、低,目前四大行,中農、中建是偏向于優質客戶,中間有一些也在做,底下的非常之少,如何把從下往上把征信的數據補充起來,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目前的狀況,在線放貸是百花齊放的狀態,第一銀行類、第二非銀行類,包括招商和民生以及四大行是偏優質客戶比較多,在非銀行類的分期類比較多,典型的代表是京東以及螞蟻和淘寶。模式上線上要么是APP端或者是H5端兩塊會比較多。之前提到中國的數據非常多,我一直相信數據能夠驅動中國的消費信貸,目前的數據第一是身份的核實、知識的查詢和其他類的數據,做線上放貸和線上做業務的時候,從一個客戶申請開始到最后授信放貸以及到售后是整個的流程,涉及到譬如身份的核實、知識的查詢,現在有很多數據源去使用,用的比較多的是人行的征信、政府公安的身份核實多一些,運營商、銀聯和其他網絡行為數據、人臉識別等等一般是用來用于反欺詐或者是用于建立非金融強相關屬性的能夠幫助做風控的。
線上放貸涉及到線上線下,中間的狀態是半線上或者是半線下的狀態。舉幾個例子,一是之前參加過類似于農村金融的論壇,試想中國廣大農民是沒有多少征信的數據,要給他們放貸的時候,我跟業務員去談他們目前業務就是走線下,信審員去農民,也比較了解當地人的情況,大家也知道,這家人怎么樣、情況怎么樣、搞的是養殖還是種植業,這是純純線下的業務。很多銀行想往線上走,更多的是線上搜集數據,但是真正最后的信審還是走線下,是信審員給一定的信息輸入,提供這些人批還不批、批多少錢,這是半線上和半線下。
純線上現金貸業務比較多,純線上對數據要求非常高,對數據源的采集非常非常廣,很多樣化,總共分五塊如果是純線上、包括獲客、申請、審批、貸后等方面。線下大額比較多,線下大額、中額和小額,大額一般是通過中介這個媒體,中額是門店以及自營,額度小一些是地面部隊去推,線上大額、超大額不算多,幾萬到幾百不等。
中國在在線放貸業務做的比較多、競爭也比較激烈,如何走出去能夠做潛在公司的投資,在東南亞市場潛在的大藍海,東南亞十一個國家排名前六,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看看國家人口的基數、英特耐特使用率、移動手機覆蓋、城市和農村的比例,從這幾個數據可以看到,尤其是前兩個印尼和菲律賓,人口基數非常之大,互聯網使用率以及手機端覆蓋率也非常廣,在城市與農村是50%的樣子,這里面有快速城市化率,他們一直在快速往城市化方向發展,從趨勢來說是非常好的趨勢,我們認為在東南亞市場存在很大的潛力,目前確實有很多機構、很多公司在往這個方向做業務。我分享的是東南亞,其實在南美、北美,墨西哥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大家要不斷的探索。
東南亞都是亞洲國家,文化等等方面還算比較的接近。模式上比較可行的模式是以中國運營作為大本營、大基地,往東南亞發展。第一在東南亞市場首先要合規、第二要受當地的監管、第三要問問是不是有可能水土不服,因為我太太是做生物制藥領域的,美國FDA會批藥,但是只能在美國當地市場上市,為了能夠來到中國和去往歐洲其他的地方,還要做證明當地的人口用這種藥也是可以的,類似這樣的問題在中國可行的情況下,這種模式在東南亞、南美、北美是不是還是可以的,我們也在嘗試,我們需要去摸索,這是公司戰略層面的投資。
最后分享一下明特量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的努力:
第一、 明特量化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市場在布局業務。
第二、明特量化有很強的團隊,創始人和風控都是從海外歸國,公司的文化是比較開放、比較友好的基因在里面,公司團隊在本身團隊技術以及運營方面帶有非常好的NDA在其中。
第三、公司非常注重數據驅動,經常說個單詞“用數據來驅動做公司戰略層面的任何一步操作”,目前業務從線上、獲客到貸后都是基于數據來做的。
這是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能有機會跟在座的一起合作,能夠為中國消費信貸添磚加瓦,普惠中國的老百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