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互聯網周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eNet硅谷動力舉辦的“中國互聯網20年暨大國品牌1000強”活動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舉行。其中,17173媒體集團總經理趙佳、玩咖歡聚創始人兼CEO高弟男、悟空租車/悟空自駕游創始人兼CEO胡顯河、金柚網服務副總裁沈鳴雷、LG電子營銷成長部部長傅昊參加了圓桌對話環節。五位嘉賓針對論壇主題《助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展開了充分的探討。嘉賓結合自身所在領域,有深度、有新意的陳述,讓人深刻思考。
以下為對話實錄:
趙佳:我們下面進入這一個環節由我來主持,在座的幾位剛才都已經介紹過了,我們未來的40分鐘希望能夠集合4位的洞察,因為4位剛好來自于非常不一樣的行業,包括2C、2B的,有一些已經沉淀了很長時間的,有一些是剛剛才殺進來的等等,這樣一些不同的角色和階段的企業,我們也想聽聽你們對我們提出問題的見解。
過去的20年互聯網,我們經常用一個詞形容它就是鏈接。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互聯網的誕生在于機器和機器之間的鏈接,后來機器背后的人走到了前臺,機器和人之間的鏈接,人和人之間的鏈接。我們開始去做O2O這樣的事情時,又出現了線上線下的鏈接,甚至我們可以知道過去我們一直提倡的互聯網+的概念,實際上互聯網加上原來的傳統行業以后,甚至把原來傳統行業戰略的形態甚至生態都打破了,其實這一種生態打破它的核心也許是一種鏈接的重構。
可能我們第一個問題就是,大家認為在未來互聯網還會有哪些作用有可能被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引申一下,這種鏈接有可能在哪一些領域當中打破我們原有的認知、打破我們原有的生態,去讓整個行業價值發生變革,我們從高總這邊開始。
高弟男:其實,我覺得我自己認為是這樣,任何科技類的產品其實就是在增加消耗,就是人的存在跟人的存在是一樣的,都是在消耗資源。那么,對互聯網這種工具本身來講,也是在不停地提高效率、消耗資源這方面做的事情。所以,在未來20年里面,互聯網本身已經開始從一個科技型的產品開始跟各個行業進行相應的融合來增大相應的消耗、來提高相應的效率。我們看到,目前為止互聯網已經從單純人們用它只是進行一些信息的交流、交換到現在開始我們用它來改變各個行業的相應利益分配。其實,互聯網本身就在開始做這一種行業的革命。
未來,從我們開始日常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到離衣食住行更遠的后端的這些,甚至工業生產、能源的領域,互聯網還在努力起到重新排布資源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誰先變誰先利用好這一個工具,誰贏的機會就更大一些。
趙佳:高總提到了一個重新排布資源的這件事情,實際上重新排布資源,第一我們看到在全球的范圍之內,重新去排布地區與地區之間資源,第二件事情我們在消費端包括我們在用戶端,我們這個資源怎么去重新排布,我決定不按套路出牌,下面想請LG的傅總來分享一下,您覺得未來的互聯網這種鏈接有可能還會有些什么樣的創新或者對于行業的發展影響,剛才高總說到資源的重新排布這一塊有什么見解?
傅昊:資源的排布折騰經濟就上去了,至少好多市值、估值以及剛才趙佳說的包括游戲錢的流動,其實都是剛才說的資源,這一種騰挪更偏向于金融。其實簡單來講回答剛才的問題,說連接了以后還會怎么樣,其實這個問題往死里講不知道怎樣,但是往開放來講說,連了以后我們失去了什么和獲得了什么?反正我被連了以后我失去了好多自己的信息。
趙佳:個人的時間也沒有了。
傅昊:好像我的信息也沒有誰來跟我交換,我還得花錢買好多APP,好多運營的同事從粗獷到精細,天天觀察我在干什么,只不過一個合法的行為以群來觀察的話,就形成了群體特征。知道這群的特征我們可以干嗎呢?你還需要什么?然后提高商業的效率。其實,我們現在也能看到,在連接以后通過獲得的數據來做什么呢?做我自己都不知道的對我的分析。來更了解我,因為我是消費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這樣的話變成什么???在連接以后升級的玩法,開始以數據為中心的所謂各種衍生就出來了,所以這是我對這問題的回答是,連接以后,數據變成了更寶貴的資源,有了各種想象不到和已經開始在做的新的這種挖掘,產生了經濟上的進一步提升。
趙佳:傅總說的非常有意思,其實你提到因為連接所以我的行為可以被捕捉到。而這一些行為,其實您說知行合一,我如果做不到說明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我能做到的話其實反過來就能再去對我深度的挖掘甚至有一些我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被我的行為所暴露出來。而這一種深度的連接又使得這樣的連接有了更高層次的可能性,因為參與者的智能程度不一樣了,參與者的整個的個性化或者人格化的程度不一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其實,在這地方我們提到的是基于個人的用戶,就是我們所說的2C的這一端,實際上就是曾經有過很有意思的說法。我們把國外Facebook拷貝到國內來,在消費市場當中做一個移植以后,做一個可能服務的領先,但是我們其實想問,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大的消費市場當中,我們去做2B的這樣一個服務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機會通過整個中國的大市場錘煉使得我們2B的服務能夠有機會領先于全球,甚至是其他更發達的地區相應模型的可能性。我知道金柚網是人力資源,所以這一塊也想聽一下沈總的見解。
沈鳴雷:互聯網的深入帶來了哪一些東西?在我們2B的企業來看,實際上互聯網連接深入更讓我們所有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舉一個非常現實的例子,人力資源服務這兩天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國地稅的合并,可能跟互聯網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跟每一個互聯網企業主有很大的關系。當國地稅合并以后,數據進行了國稅、地稅以及社保的共享,這個時候就讓我們所有的企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也就是面對很多的企業服務過程當中,很多企業在一些層面上在這一方面做了規避性的動作。這個時候,當數據連接以后將所有的公平性拉到同一起跑線上。同樣,剛才主持人問到中國的市場上,有沒有可能我們的2B企業做到世界級的地方,這是極有可能。
舉一個我們人力資源產業上的例子,現在全世界最厲害的2017年發布的排名資源服務企業實際上都是美國的,包括荷蘭、瑞士的公司。從這幾家公司來看,它所服務的企業數量和人群更多的同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人數沒有可比性,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將近7個億到8個億。但是,對于像北美市場也好,像歐洲市場也好,是比較成熟的。企業在購買服務級企業時候還是蠻高,中國的比例效率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可以預期,未來5到10年中國一定會出現幾家獨角獸的公司,在這市場上能夠達到世界級的水平。
趙佳:沈總提到兩個觀點,一個就是說,由于我們服務的市場其實至少在很多的人口包括市場當量上面,其實一定程度上是大于歐美市場,所以企業在這樣的服務過程當中所受到的錘煉也好,所受到的挑戰也好,有可能使它變革出不一樣的服務形態來。第二件事情是說,實際上中國的企業在2B這一端,2B的服務其實是一個叫做社會分工精細化的一個過程。所以,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可能中國的企業原來就是自給自足的狀態,發展到整個社會分工精細化,愿意去花錢購買更專業的服務,其實它有一個紅利。這樣的紅利有可能給我們帶來機會,是這樣吧?
沈鳴雷:是的。
趙佳:所以其實我們剛才談的,比如說2C、2B的連接也好,包括資源再整合也好,其實繞不開一個很重要的詞,就是剛才反復提到生態這一件事情,其實連接包括我們所說更高級的玩法,往往帶來的是生態的變革。比如現在共享汽車非常方便,這就是整個互聯網連接和升級對于行業的顛覆,在這一塊我也想去和悟空的胡總探討一下,在這種生態的變革下,你覺得互聯網對于這樣的行業,或者對于互聯網汽車生態升級,都有哪些可能和機會?
胡顯河:在今天的時代,說到連接。現在上下產業鏈的連接越來越強,包括企業級的服務,其實現在我們自己本身也接受過很多企業級的服務,同時也在提供很多企業級的服務。像悟空租車在做連接的事情,是連接了全國兩萬多家中小公司,同時還連接消費者,就是注冊的客戶。
連接的基礎之上是提供大量的2B,就是企業的服務。同時悟空租車也接受了來自于叮叮、微維的服務,包括HR的等各種各樣專業2B的服務。這整個商業領域就是大生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說出行行業,悟空租車現在做的是自駕出行,一個細分的行業。我認為就必須要朝一個生態的方向去做,只做那一點連接是不行的。在連接的基礎之上要給他們做深度像上游的供應鏈服務,給供給端做供應鏈服務,給下游的客戶端做深度,而不是簡單工具的服務,可能還有場景的服務。就像做出行,基本上現在都是在上游往廠家走,有在金融領域、流通領域、保險領域,以及隨車用品等等,這一系列的生態延展不是單純只做一個點,而是從一個點去突破。我覺得這是整個創業公司或一般企業可能都要面臨的問題,如何從上下游延展連接。
借助互聯網的時代,大家現在做的就是連接的事情。在我看來,互聯網的連接其實遠遠沒有完成,之前是機器與機器,人與人,現在是大家知道的萬物互聯,就是人和機器,或者是各種各樣都有傳感器的東西,都有連接的可能,有芯片的都有可能去連接。
另外還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就是這一種連接帶來的結果?,F在任何一個真理性的事情或者是說大家普遍有共識的理論,都可以很快滲透到人群,不像過去只有一小部分人群,比如精英人群菜能接觸和了解到?,F在世界變革太快,技術大爆炸讓我們所有人都無法逃脫、回避這么一個整體。
趙佳:其實我們自己也變成了這生態重要的參與者?
胡顯河:對。
趙佳:我們不能脫離參與者的身份單純去看生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樣一個變化如胡總所說它是一個有機的狀態,并且它是一個難以用時間,或者是簡單的傳播可以去考量的東西。它也帶來了所謂知識上的爆炸,包括服務更多元化,并帶來了包括您剛才所說的,在做生態的時候可能需要考慮上下游。我可能無法考慮這方面,因為我并不知道,某一天會是誰,將侵入到游戲的領域中,有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東西。
我想跟大家討論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看到今天由于這種生態的多元化,對于用戶的玩法升級也帶來了整個的用戶共享,包括我們看到對于這種服務上面,我們其實有的時候還能看到在中國的市場上面的特有性變得少了,而整個的跟世界互聯的共性變得增加。你們認為對于你們所在的行業和所在的企業產生競爭或者威脅,或者對你的服務用戶產生這種可能,對他們的時間、精力有這種搶奪的行業會有一些什么樣得可能出現?可能潛臺詞就是剛才說到的,可能你在門口拿著菜刀敲門的人有可能是你完全沒有想到的人,在您所在的行業您怎么去看這樣一種競爭的泛化,而對于用戶的泛化的競爭有什么樣的影響呢?我們還是請高總先來。
高弟男:剛才胡總說的時候,我在想最近做具體業務遇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案例和需求。我們在跟手機廠商做快應用的時候,有一個場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用手機經常開車連藍牙,其實這廠商從后面是知道數據,你今天開沒開車、你車停在哪了、你工作了多長時間,甚至他知道你所在的城市下沒下雨,當時有一個產品經理就跟我提出了,弟男能不能找一個相應的服務商過來。因為我們提供一個卡片,比如說你停到這兒正好這城市昨天又下雨了,你推薦一個洗車的過來,我們知道2016年滿大街都是共享洗車,你去找一個我們提供這一個服務,當這車停到這兒的時候,向用戶推送一個附近的洗車過來給你洗。我說這個好啊,這確實有這需求,因為我車堅持開三個月已經沒法看了,我想叫過來洗洗。結果一找全八死了,所有的公司都剩個掛名在那,偶爾找幾個一看可能說我們只在這幾個區域有固定的客戶洗一洗。
剛才我在講,生態行業你做的這件事確實是一個需求,確實是對的。但是第一個你能不能堅持活下來,第二個我想當時洗車的那一些所有業務的人盯著就是兩個,一個玩命的想我怎么推客戶端讓每一個有汽車的人留在手機里,另一個客戶端怎么和4S店停車場服務幫我去叫。這個時候你做相應的2B的服務實際上你有大量獲取用戶的紅利資源去做這件事情。第一個沒活下來都買電瓶車了,第二個你可能當時設定的競爭對手根本不是你的競爭對手和你要挖掘資源的東西。所以,這個時候做企業要求你的思路夠寬,你活的要夠長,然后你對資源和用戶考慮的角度可能要更多一些。
趙佳:其實高總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當我掌握了某一個場景數據的時候,使得我原來的資源跟這數據加起來,我又可能衍生出一個新的服務出來,而這服務有可能是我原來的領域完全沒有涉及到的,但是現在看起來我做這一件事情反而變成順理成章了。所以,其實這也是我們剛才說的,當生態的上下游整個沒有辦法去定義到底誰該做什么樣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對消費者、行業的理解必須如高總所說需要更透徹甚至更宏觀,甚至更抽象地去理解他們的可能性。我們也看到剛才說洗車確實是,我也干過這事,一看全死光,估計2015年O2O風潮起來,2017年全死掉。包括我們可以看到滿大街出行的解決,看到共享的汽車。我原來3公里有可能會開車,但是我現在3公里以內我都強行讓自己騎自行車,因為北京實在太堵。對于交通出行來講的話,胡總您覺得現在新的共享包括電動,甚至有人還提出要用區塊鏈的方法去做出行方案的解決等等,你認為在這一塊下一個的競爭有可能出現的點會在哪里?
胡顯河:其實出行這一個領域像飛機、輪船就不用說,3公里以內也不說了就是單車。我們專注汽車相關的。
趙佳:對。
胡顯河:這一塊其實現在的競爭者完全是多元化的,除了像我們一開始專業干這個的,現在所有的廠家都在移動出行這個方向去投入和轉。包括往下游的一些經銷商集團,因為它積累了大量的客戶。當然還有更多的新的,比如說美團這樣的跟出行沒有半毛錢關系突然殺入這樣的領域,包括像高德地圖。
趙佳:地圖也有這個可能。
胡顯河:其實這種多元的進入這領域是兩個原因,一個就是吃穿住行,這個行是每天每個人多次進行的事情。
趙佳:是一個高頻的。
胡顯河:的確太大太大,帶司機、不帶司機,長途、短途的,商務性質、私人性質的等等各種場景,這里面都有可做的空間。另外,跟這些企業各個行業自己的生態有關系,只要跟他們生態有關聯性,都有可能涉及到這一領域,包括現在很多做旅游的也在投入出行領域。旅游業需要出行的場景但凡跟出行有些關系都有可能進入這個領域。所以,這領域很顯然地水大、池深、魚也多,你會養出來很多大魚,就是這樣。
趙佳:我覺得剛才胡總提到幾個點非常有意思。有人是因為有錢所以殺進來看到蛋糕很大,有人是因為跟目的地相關也殺進來,有人本來生產交通是做車的也殺進來。甚至有人是提供工具,是做地圖的也覺得有可能侵蝕上下游,所以可以看到整個生態里頭,所有人當一塊蛋糕大的時候都有可能殺進來,這是一個可能。從有錢、有場景、有生產能力、有工具服務等的整個通盤去考慮自己的競爭戰略,這是一個很有必要性的事情。
其實,與此帶來的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剛才沈總提到了比如說我去做整個的服務上下游,包括對于企業來講,我去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等等,可能原來我們涉及到是人的選用預留各個方向,一開始是做細分,我有做培訓、我有招聘,包括勞動法相關的企業問題解答等等。未來又開始變的是說,我是因為我有用戶畫像,所以我是不是也能提供招聘這一件事情。因為我原來是做法律咨詢,我是不是也可以去做人才解決的問題等等,這些各種各樣的人進入到生態里面。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如果一個企業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的話,作為我們來講,我們有可能做什么樣的選擇?我們是把自己變的更大先把地盤占上,還是做一件事情做的更專讓這壁壘大家很難突破?
沈鳴雷:其實談到您這一個問題,正好結合之前幾位嘉賓做的分享,包括譚總和史老師講的。拆解在系統上相對來說是免費的過程,但是在應用場景之下的服務過程中,深入到服務的時候就開始收費。對于我們這一個行業來講,現在還沒有更為突出的,說是能夠顛覆到這行業的情形出現,是因為大家本身在這行業內在結合技術上進行一些賦能,但是我們非常擔心的是什么呢?就是您剛才所講天外飛石,也就是說不是這行業的,從來沒做過這行業的人進入到這領域,它發展壯大。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在深圳碰到了一家企業,它是做醫療服務的公司,它并不是人力資源。但是我后來剖析了以后,這一家企業實際上做的是人力資源非常細分的醫療管理的行業。它相當于服務了全中國30多家醫院,除了醫生和醫療器械管理以外,所有的管理都是由它家進行一手服務。所以這里頭涉及到了醫院的場地管理、醫院的人員管理到后勤的護工管理,實際上是協同醫院的院長進行一個運營的配套服務的機構。
在我看來,實際上它所運營的員工總量不亞于我們一個中型的人力資源公司的數量,如果它將來發展大了,通過互聯網、云平臺技術的賦能,實際上在這領域內作為一家人力資源互聯網公司那也不為過。
趙佳:剛好說到這一點,我也可以和您分享一下。因為我們是游戲媒體嘛,之前我們有一個頻道是叫人才頻道,我們其實是隨便看一下,因為游戲公司招人的時候都希望這個人有玩游戲的經驗,所以游戲公司跑到我的平臺上找玩家,看有沒有符合策劃程序技能的人,所以我那只有0.5個編輯管的情況下,紅紅火火一直到前年,我實在忍無可忍把那業務砍了,我覺得業務需要專注,如果沒砍也能發展一個小的人力資源。
沈鳴雷:就是專注于游戲的招聘。
趙佳:對,這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F在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只要發現一個新的idea,就都有一個企業,或者一個獨角獸,或者一個APP在那蹲著專門干那事情,這個時候回到它的優勢,它的靈活可以在某一個小的細分領域當中養活三五十號人,其利潤足夠支撐小團隊成長。作為集團公司來講,17173所在的搜狐集團,對于員工的激勵能力可能不如小型創業團體,這些創業團體一旦做成了以后就是財富自由。集團的優勢是在于資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品牌,對于整個集團下的競爭壁壘都是建立在這上面。我也想問問傅部長,在野蠻人叢生的時代,集團的優勢應該怎么樣去發揮?
傅昊:其實討論這一個問題,會讓我想到一個概念叫生態的概念,因為在生態里,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生態。它不是以自由意志來決定,需要考量的是在每一個細胞或某一個部位發展的規則。比如這個規則夠不夠好?我們不需要看太大,只要這個東西可以觀察到,回歸到最本質。所謂的按照規劃來看它是好的,從一個整體的環境來看,干預就是說不能按照公司標準發展。還有一個負向標準,是以一種所謂的投資形式把它剝離出去,比如甚至都不要在這體系里面待著了。而是到一個所謂的更適合的競爭環境里面,或者更純凈的環境里面去做事情。這樣的話才有可能出現更多的創新。還有這一種玩法,其實也是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比如說互聯網大企業,無論是要把弱小的,看見有可能是要做的點,買斷或者掐死,或者在內部幾個Time做競爭出現一種新的可能,其實都是大家在試圖用這一個方式。
趙佳:這是不是傳說中的養蠱?
傅昊:一個思維如此才能把創新做出來,因為本身從數學上來講,是概率的問題。為什么說大家都可以有good idea,無論正向發展還是360度,其實里面是正向也都是偏向的,因為偏向不能順應所謂天道法則,就會被淘汰掉。無非就是拷問自己是創新,但是在創新里面,有9個都時不正向的創新,還有9個里有更好的,比原來還要更好的創新。這個時候才能談到長期或者短期的生存問題,然后才能說未來怎么樣,甚至是所謂的普通人看不懂的一種創新。
趙佳:我覺得德魯克曾經說過,創新跟創意最大的區別在于創新一定是帶來的價值增值。所以剛才傅部長提到這一個創新到底是正向還是負向,我覺得更重要的價值到底多大,以及是不是形成了真正的商業模式,或是能不能從零到一孵化出來,這確實是大企業的優勢所在。第二件事情,我其他資源可能有把這一種創意的價值,形成規模化或者能夠形成產業鏈,其實這也是一個對于獨立創業者的問題。如果有一個創意,怎么利用?比如對于沈總這樣的企業來說,在集團資源沒有保證的情況之下,怎么能夠讓idea孵化出真正的創新。
我覺得各位其實都有結合自己的行業,對于互聯網的思考。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都有提出一些更高緯度的創造的點出來。
所以最后還是要進入圓桌論壇的固定環節,暢想環節,或者叫總結環節。請四位用一句話來形容對于未來的暢想或是期待。我先說一下,我希望我自己能活長一點,可以看到互聯網在人類社會在信息、知識的傳遞、甚至是基于更高的哲學等方向的更大突破。
從高總先開始,用一句話來去總結吧?
高弟男:依靠互聯網所有的科幻都將實現。
趙佳:說得太好了。其實我們會發現科幻片,每過十年就會變成一個歷史片,我們也希望未來更多的奇跡在我們手里誕生。
胡顯河:在人類主導下實現萬物互聯之后,人就變成神了。
趙佳:萬物互聯神將由此而誕生。謝謝。
沈鳴雷:我們擁抱和熱愛未來,將不留遺憾。
趙佳:當有一天真的要離開的時候,曾經熱愛過,曾經跟萬物互聯過,如神一般也不存在對死亡的恐懼了。
傅昊:從邏輯思維上講,未來是能想象得到的,其實也是剛才大家表達的。邏輯的另一面,就是想象不到的是什么?想象不到的有可能是一種超智的東西,超智的東西對于它的期許是什么?如果從這一種所謂的事實來講,我們無法推論超智是什么,但是從所謂過去智慧的成長來看,可能發生一些規律,所以說未來只能到這兒。
自己每一個人都是有選擇,若干選擇組合在一起就是未來的未來。
趙佳:非常好,這是對今天特別重要的一個總結,就是過去互聯網20年。20年前想象不到今天會討論互聯網金融,停了車會有人來洗,會去討論生態上的變革。未來可能也是今天難以想象的。當我們活在一個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未來,或時代當中,每一個人可能都是幸福的。
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