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我介紹
試想一下,當我們置身于一個陌生人居多的場合,該如何用一種最簡單清晰的方式來做自我介紹。
如果對于自我介紹的效果并沒有太高自我預期的話,的確并沒什么困難。但是如果要做到言簡意賅且生動自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對于一個企業的創始人,要向用戶以及投資者明確無誤的介紹自己的企業,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有知名企業創始人在回顧創業初期做融資前,苦修自我介紹功課的故事。
按理說,每個人對于自己或者自己所經營的企業都了如指掌,但如何用簡短有力的字句來打動聽眾,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事實上當你要將自己或自己的企業介紹給他人時,并不一定是你當前或不久的將來就會達到的樣子,而是你內心向往且努力達成的一種狀態。
這個狀態與其說是對自己或對自己所經營的企業,或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一種準確的描述,不如說是自己或企業正基于現在而努力去發展和達成的樣子。
有一種說法,定位=戰略,說的大體也應該就是這層意思,因為簡單說沒有遠大目標的人,不思考“我是誰”,是不可能有戰略的。
在技術或技巧層面,一般人認為能實現令自己滿意的自我介紹不是隨意即興的談論,它講求簡短、明確、行之有效,要符合這些要求,需要講求方法和策略,《定位》這本書所歸納和探討的,或大多數人所認為其探討的,大概如此。
智慧,是不需要技巧的。
雖然《定位》整部書用大量的商業事例來佐證“定位”理論的正確有效,但其作者的理論基礎是另一種東西。人生悠遠,人生目標、使命、價值觀人人不同。
隨意即興時,就是真實的自己,顯示的是真實的自己的水平。
簡,核心力
什么樣的信息能夠被人清晰的記憶,一定是明確無誤且簡之又簡的。
縱使《滕王閣序》《岳陽樓記》這樣的千古名篇,能夠脫口背誦的也只寥寥。而E=mc2這樣簡單明了公式,盡管人們真正用到很少,但多數人都了解他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用一句話表達一個偉大的意思,點燃激情,用一個明確簡練的符號來反映質量與能量之間的當量關系,是人類思想的一種解放,是真正的理解或智慧。
定位理論視心智為戰場,在這場心智戰爭中要取得主導地位,對信息的準確和精練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消除歧義、簡化信息正是定位理論所提倡的,但這談何容易。
書中還特別強調,如果想要延長信息給人留下的印象,就要簡化再簡化。當然,除了字句上的簡之又簡外,還有對戰略核心的專注。
《定位》的作者之一特勞特,曾用槍手來類比自己的工作,他說當企業有問題求助他時,他會闖進公司,“槍斃”一些點子,清理掉整個公司的問題,然后告訴企業主或者CEO:堅持戰略、保持專注。
專注是繼續執行的前提。
當一個人無緒擴展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或企業不斷增加產品線或服務時,這本身就說明其實自己沒有目標。
一個人或企業的戰略定位,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追求與眾不同,并且需要做出一定的取舍來達到行為與目標的一致。與眾不同,就是少數。
不是要追求讓企業或個體的定位鮮明,而是本身就與眾不同,這是一種骨子里的東西。
思考在已形成的優勢方向上不斷得以強化,就是思考最長遠的目標。如此,就自然而然地會舍棄和清除對定位造成模糊和干擾的部分,寧可特點鮮明,不求面面俱到。
無止境
《定位》看似里斯和特勞特兩位作者在告訴企業創造“客戶”的前提在于如何精準定位。但事實上不只是廣告、營銷或企業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
對于每個人來說,確立自我定位是生命獲得意義的開始。真正想要的,就一定會得到。但大多數情況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人類需要思考,思考這個問題沒有止境,沒有局限,沒有盡頭。
所以才有這句話:只要你知道要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