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醫院名稱 | iP |
---|---|---|
1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90.92 |
2 | 北京醫院 | 90.83 |
3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90.80 |
4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90.76 |
5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 90.74 |
6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90.69 |
7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90.65 |
8 | 中日友好醫院 | 90.62 |
9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 90.58 |
10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 90.55 |
11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90.54 |
12 |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 90.53 |
13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90.50 |
14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 90.44 |
15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 90.40 |
16 |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90.39 |
17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 90.36 |
18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 90.34 |
19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90.31 |
20 | 四川省人民醫院 | 90.29 |
21 | 河南省人民醫院 | 90.21 |
22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 90.13 |
23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90.11 |
24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 89.96 |
25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89.93 |
26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 89.70 |
27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 89.69 |
28 |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 89.62 |
29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 89.53 |
30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89.51 |
31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89.50 |
32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89.49 |
33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 89.45 |
34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 89.37 |
35 | 南京腦科醫院 | 89.23 |
36 |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 89.22 |
37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 89.21 |
38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89.15 |
39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 89.12 |
40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89.11 |
41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 89.03 |
42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89.02 |
43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 88.95 |
44 | 廣東省中醫院 | 88.93 |
45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 88.91 |
46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88.89 |
47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 88.87 |
48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88.82 |
49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88.80 |
50 | 山東省立醫院 | 88.79 |
51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88.73 |
52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 88.72 |
53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88.68 |
54 |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 88.66 |
55 |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 88.58 |
56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88.57 |
57 | 江蘇省中醫院 | 88.56 |
58 |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 | 88.52 |
59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 88.47 |
60 | 北京積水潭醫院 | 88.46 |
61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 88.39 |
62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 88.38 |
63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 88.30 |
64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 88.27 |
65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88.25 |
66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88.23 |
67 |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 88.19 |
68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 88.18 |
69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 88.15 |
70 | 上海市兒童醫院 | 88.11 |
71 |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 88.08 |
72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88.03 |
73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88.01 |
74 |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 87.98 |
75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 | 87.95 |
76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 87.94 |
77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 87.89 |
78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87.85 |
79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 87.83 |
80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 87.80 |
81 |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87.78 |
82 |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 87.71 |
83 | 武漢大學口腔醫院 | 87.71 |
84 |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 87.67 |
85 |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 87.65 |
86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 87.61 |
87 |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 87.60 |
88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 87.54 |
89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 87.51 |
90 |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87.48 |
91 | 上海市胸科醫院 | 87.16 |
92 | 上海市肺科醫院 | 87.11 |
93 |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 87.08 |
94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 87.05 |
95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 87.04 |
96 |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 | 86.99 |
97 |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 86.95 |
98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 86.83 |
99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86.80 |
100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 86.79 |
2022.04德本咨詢/eNet研究院/互聯網周刊聯調 |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俗語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這么靈藥?”,說的是丫鬟麝月安慰患上急病的晴雯,治愈緩慢,需要多加調理。針對這樣病程遷延的狀況,互聯網醫院的設立讓常見病和慢病的遠程診療成為可能,慢病管理的服務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第二戰場”
為了配合新醫改舉措,經試水,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個指導性文件,對互聯網醫院進一步提出準入和規范管理要求。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緩解地區醫療資源擠兌,大批互聯網醫院起飛,儼然成為抗疫防疫的“第二戰場”。
互聯網醫院主要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國家衛健委張學高主任認為,其運營模式分為三種:實體醫院的醫療資源線上服務模式(H+I模式)、醫聯體共同線上融合服務模式(H與I融合模式)、集聚醫生資源的平臺服務模式(I+H模式)。
以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方式,互聯網醫院有著純實體醫院不可比擬的優勢,不斷衍生新業態。憑借實時的數據監控和信息傳遞,能夠進行常見病和慢性病的復診、遠程會診,在慢病管理領域尤其見效;直擊信息不對稱的擇醫痛點,提供在線咨詢、智能問藥等非核心醫療業務;預約掛號、在線問診、藥品快遞到家等便民服務讓患者少跑腿。
有需求就有市場,互聯網醫院自先行者甘肅銀川建設基地,大膽試點,到如今已全國遍地開花。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國設置審批1600余家互聯網醫院,其中山東、廣東、江蘇地區分布最多。越來越多的主體加入到互聯網醫院的大軍中來,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區域衛健委、醫保局、互聯網企業、藥企、保險公司等,其中以公立醫院為主(占比近7成)。
野蠻生長的隱憂
當“門診患者線上化、住院患者延續化、外地患者集約化、網紅專家批量化、預約問診智能化”成為社會共識,互聯網醫院建設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據相關資料顯示,接近9成的實體醫療機構、互聯網相關企業都在積極布局互聯網醫院。
但這背后的另一番景象是,“超九成互聯網醫院處于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的‘僵尸狀態’”,去年5月,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辦公室主任盧清君在論壇上表示。總體上看,2020年,互聯網醫院日均診療近55人次,參與科室平均31.5個,參與醫生平均320位,遠不及線下成千上萬的門診量。
那么,為何會行業積極性不高,行動力不足呢?
客觀上講,互聯網醫院推動了線上平臺醫療資源再分配。一方面,提高分級診療和醫療資源配置效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且具備一定社會效益,比如二三線城市居民也能享受到一線城市的健康服務,有利于村鎮扶貧開發。“協和不會像別的醫院那樣建太多分院,但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這項技術,將協和的醫療質量、醫療水平輻射到更廣闊的地方。”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向炎珍說。
但另一方面,互聯網醫院或加強行業集中度,加劇市場競爭。“互聯網醫療會極大促進這個領域優勢醫院攫取資源,讓很多低端的醫院賺錢更少。”華山醫院張文宏早在2020年就表達了對互聯網醫院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搞成“叮咚買菜”模式的反對。
對于醫院而言,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下,如果尚未建立職責明確、獨立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機制,比如利益分配機制、成本補償機制和激勵評價機制,便難以在業務上有所突破。
而對于患者而言,離普遍享受優質的互聯網醫院服務還有一段距離。具體上,老年人線上看病面臨數字鴻溝困境;有時連最基礎的便民業務預約掛號也無法醫保報銷;線上診療患者對隱私泄露存有憂慮……
這本不該如此,因為互聯網醫院建設的初衷和理想狀態是通過收集數據,信息共享,醫院、科室提高核心競爭力,醫生既能夠促進學術研究,還能有效服務患者,收獲陽光收入,患者得到更高質量、更便捷的服務,從而達到多贏的結果。
回歸到以患者為中心的高質量發展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自古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醫生救死扶傷,是最崇高的職業之一,醫療行業應該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陣地,然而一系列醫患糾紛,又引發倫理道德層面上的爭議。
作為回應,讓“醫歸醫,藥歸藥,技術歸技術”,互聯網醫療告別野蠻生長,進入規范、高質量發展階段已成為行業共同的期盼,然而頂層設計只是其中一個面向。
要知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不是高明的治療方案,社會呼喚從根本上解決醫患矛盾突出問題。最近諸多熱點事件反映了在后疫情時代,醫療資源匱乏,提高服務化水平的重要性。落到實處,需要的是一整套完善的、人性化的、經得住考驗的醫療體系。
這在互聯網醫療語境下格外重要,因為在從前單純醫患中間,還有作為運營方的平臺,只有醫療體系中每個角色修己及人,才能促成“雙向奔赴”的、有溫度的互動。
總體上看,綜合實力較強的醫院主導型互聯網醫院,其線上服務量、訪問量、認可度相對較高,而通過市場調節,企業主導型則表現得更為積極,業務往智能化、縱深化發展;從細分領域上看,互聯網影響力不單體現在慢病管理和預防保健的應用上,兒科、婦產科的重要性凸顯,且在整形美容方面還存在較大需求和機遇。
結語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態度決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