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企業 | 備注 |
---|---|---|
1 | 衛寧健康 | 智慧醫院、智慧區域衛生、互聯網+醫療健康 |
2 | 東華軟件 | 應用軟件開發和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 |
3 | 東軟集團 | “All-in-One”智慧醫療健康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
4 | 創業慧康 | 醫療健康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 |
5 | 久遠銀海 | 醫保互聯網、區域衛生、智慧醫院、互聯網醫療、健康醫療大數據等 |
6 | 思創醫惠 | 智慧醫療和物聯網應用整體解決方案 |
7 |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 | 智慧醫療一體化解決方案 |
8 | 麥迪科技 | 臨床信息化建設 |
9 | 嘉和美康 | 臨床醫療、醫院管理、醫學科研、醫患互動、醫療支付優化等 |
10 | 醫渡云 | 以數據智能驅動的醫療創新解決方案 |
11 | 易聯眾 | 民生信息服務 |
12 | 神州醫療 | 醫療大數據、智能影像平臺、精準醫療和藥企數字化 |
13 | 榮科科技 | 集成平臺、Smart His、電子病歷 |
14 | 和仁科技 | 醫院臨床信息化、臨床數據場景化、城市智慧醫療云平臺、醫共體 |
15 | 太美醫療科技 | 生命科學產業數字化運營平臺 |
16 | 百度靈醫智惠 | 臨床輔助決策系統、眼底影像分析系統、醫療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等 |
17 | 森億智能 | 智慧醫院、研究型醫院、智慧衛健 |
18 | 圓心科技 | 線上線下結合、院內院外聯動和醫藥險融合 |
19 | 零氪科技 | 人工智能與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 |
20 | 推想科技 | 醫療AI |
21 | 依圖科技 | 醫療大數據智能、臨床智能決策、智能互聯網醫療平臺 |
22 | 惠每科技 | 覆蓋信息、臨床、醫管三大維度的醫療質控解決方案 |
23 | 深睿醫療 | 影像輔診、影像云平臺、多模態科研 |
24 | 聯影醫療 | 影像診斷和醫療信息化 |
25 | 領健 | 醫療健康產業SaaS |
26 | 數坤科技 | 人工智能醫療影像診斷平臺 |
27 | 匯醫慧影 | AI醫療影像 |
28 | 健海科技 | 院后隨訪與患者管理 |
29 | 強聯智創 | 腦血管病智能診療 |
30 | 弘揚軟件 | 智慧婦幼健康 |
31 | 醫鳴數據 | 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醫療 |
32 | 醫準智能 | 全棧式智能分析解決方案 |
33 | 思派網絡 | 醫療服務生態平臺 |
34 | 迪英加科技 | AI輔助診斷 |
35 | 大數醫達 | 醫療AI和大數據 |
36 | 成電金盤 | 醫療信息化及醫學圖像處理研究 |
37 | 醫諾 | 腫瘤放療領域信息化 |
38 | 健康160 | 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平臺 |
39 | 致遠慧圖 | 人工智能視覺健康 |
40 | 鑫億軟件 | 智慧醫院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 |
41 | 澤信軟件 | 醫療服務機構信息系統軟件 |
42 | 創星科技 | 醫療軟件系統、健康與養老信息化產品 |
43 | 瑞華康源 | 醫院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 |
44 | 萬里云 | 醫療影像SaaS平臺 |
45 | 海納醫信 | 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及遠程醫療系統 |
46 | 中聯 | 醫院業務管理與經營決策信息化、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 |
47 | 坐標軟件 | 智慧醫院、互聯網醫療、區域醫聯體/醫共體平臺、醫療大數據 |
48 | 聯眾智慧 | 智慧醫院和智慧區域衛生 |
49 | 智業軟件 | 醫療、衛生、健康領域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 |
50 | 天健科技集團 | 醫療信息系統開發研制 |
2022.06德本咨詢/eNet研究院/互聯網周刊選擇排行 |
醫療“新基建”
從一座城市到一個國家的建設,其實力不止于高聳入云的建筑的數量,也不在于奢侈品商場的遍布,真正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感的還是那幾樣:住房、醫療和教育。
而這其中,關系到民生和社會和諧的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其實一直存在明顯的發展短板,它并非體現在頂級醫療技術的落后,而是醫療資源在地域、城鄉維度上存在嚴重不平衡,公共衛生系統沒有建設體系化的處理機制。對于普通人來說,其影響輕則是擁擠、費時費力的就醫體驗,重則是無法接觸到匹配的醫療資源,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
要提醫療新基建,就是希望技術發揮普惠、實時反饋、合理資源配置的作用,提升國民整體的醫療質量。
這其中,醫療信息化可以說是現代醫療的基礎設施,它包括醫院管理、臨床管理和互聯互通上的信息化,例如醫院管理方面的門診掛號、登記收費、財務系統等集成系統,臨床方面的電子病歷、醫療影像、檢驗、治療等,區域醫療資源數字化方面的醫聯體等。
醫療信息化是提升效率、促進互聯互通的方式,在醫療資源積極建設增量的同時,充分合理地利用現有資源,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手段,實現醫院智慧管理,便利患者就診,實現區域間的優勢資源動態互補。應用盡用、分級診療,緩解醫療資源“供不應求”、分布不平衡和錯配的問題。
數據是核心
在醫療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不管是醫療過程、藥械、醫保、醫院管理,還是區域間的互聯互通,都離不開數據資源作為做出決策、提升應用水平的基礎。
醫院人流、資金流、患者就診臨床數據保障了患者就診過程的暢通,電子病歷、檢驗數據、其他治療數據實現了患者診斷、治療的數字化升級,更能以實時反饋的形式做到遠程醫療、輔助診斷和治療等。而一個區域內的電子病歷、全員人口檔案、醫保數據、公共衛生數據等,有利于各類醫療機構共享信息,合理完善和配置醫療資源,更好地實現醫療普惠。
如何更好地實現醫療信息化、發揮數據的作用,今年兩會里也有一系列相關議案,例如:建立國家級重大疾病專病數據庫平臺,探索重大疾病專病數據共享機制;打通“數據孤島”,推動建立醫療行業“數據銀行”;加快醫療信息標準體系建設,確保醫療信息安全;推進居家藥學服務落地,增強對患者居家數據的監測等等。
可以看出在數字化建設下,數據的精準有效、標準化、互聯互通、全面化越來越成為進一步發揮其作用的重要命題,在未來醫療信息化的發展中,數據的系統和規模化收集、醫療信息體系標準化、在數據平臺上進行共享將成為重點突破方向。
道阻且長
醫療問題關乎人的生命健康,其信息化與其他領域相比顯得更為復雜,也存在更多值得改進和反思的問題。
不管是以數字化的形式還是過去傳統的醫療過程,本質目的都是希望實現患者康復、醫療進步,在信息化的過程中,當前業務系統的碎片化和路徑依賴,可能導致患者的健康信息零散化,而醫療工作者對電子系統的依循則可能降低其自身的靈活性和整體判斷能力。換句話來說,診療是一種整體理解和經驗判斷,而不是對表面癥狀的集合,尤其是遇到少見的疾病時,更需要醫療工作者的實際觀察、溝通和能力發揮。
其次,是對醫護人員的影響問題,工作究竟是變得更加有效還是更加繁雜?這涉及到醫療信息化整體背景之上的管理問題,正如許多基層工作者面對系統數字化后工作節奏加快的現象,醫療領域同樣需要建立更為科學的管理模式以真正實現技術福利。
最后,信息化帶來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當前仍沒有實際在資源差距較大的地域間建立深入聯系,在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建設上,仍然是以長三角為代表的東部沿海地區領先發展,各地的建設資金、政策支持、信息化基礎、數據利用率差異較大,因而水平參差不齊,跨地域跨機構的資源共享還需要更有力的推動。特別是在技術全面賦能的情況下,中西部的整體醫療水平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
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改變并不存在一種必然的路徑,人的作為起到關鍵的決定性作用。無論醫療科技如何發展、時代如何進步,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治病救人、醫療普惠的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