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企業 |
---|---|
1 | 卡奧斯COSMOPlat |
2 | 中國電信 |
3 | 徐工漢云 |
4 | 華為 |
5 | 樹根互聯(三一重工) |
6 | 羚羊 |
7 | 寶信軟件 |
8 | 太極股份 |
9 | 工業富聯 |
10 | 航天云網 |
11 | 用友精智 |
12 | 阿里云 |
13 | 中國移動 |
14 | 朗坤智慧 |
15 | 百度智能云 |
16 | 浪潮云洲 |
17 | 騰訊云 |
18 | 東方國信 |
19 | 中國聯通 |
20 | 中天互聯 |
21 | 大唐互聯 |
22 | 金蝶 |
23 | 中軟國際 |
24 | 維拓科技 |
25 | 京東科技 |
26 | 長虹 |
27 | 亨通光電 |
28 | 軟通動力 |
29 | 金航數碼 |
30 | 長揚科技 |
31 | 通用技術集團 |
32 | 海康威視 |
33 | 恒遠科技 |
34 | 京東方 |
35 | 聯想 |
36 | 中電互聯 |
37 | 航天大道 |
38 | 華正信息 |
39 | 東華軟件 |
40 | 云道智造 |
41 | 奇安信 |
42 | 美云智數(美的) |
43 | 安恒信息 |
44 | 紫光云引擎 |
45 | 格創東智(TCL) |
46 | 德賽西威 |
47 | 三六零 |
48 | 東土科技 |
49 | 依柯力Inkelink |
50 | 研華科技 |
51 | 淵亭科技 |
52 | 星環科技 |
53 | 華勝天成 |
54 | 研祥智能 |
55 | 廣聯達 |
56 | 智布互聯 |
57 | 藍卓(中控集團) |
58 | 創維 |
59 | 聯云科技(格力) |
60 | 中科云谷(中聯重科) |
61 | 廣域銘島(吉利) |
62 | 特變電工 |
63 | 中信重工 |
64 | 雷沃重工(濰柴) |
65 | 和利時 |
66 | 山河智能 |
67 | 藍思科技 |
68 | 石化盈科 |
69 | 金山云 |
70 | 鼎捷軟件 |
71 | 神州泰岳 |
72 | 蘑菇物聯 |
73 | 谷器數據 |
74 | 長飛光纖 |
75 | 喆塔科技 |
76 | 賽意信息 |
77 | 安世亞太 |
78 | 寄云科技 |
79 | 盈趣科技 |
80 | 中新賽克 |
81 | 科遠智慧 |
82 | 佳都科技 |
83 | 數碼大方 |
84 | 昆高新芯 |
85 | 藍海 |
86 | 啟明星辰 |
87 | 漢得信息 |
88 | 海得控制 |
89 | 九陽股份 |
90 | 中集智能 |
91 | 紅豆工業互聯 |
92 | 鐳目公司 |
93 | 華潤數科 |
94 | 容知日新 |
95 | 科達自控 |
96 | 智能云科 |
97 | 金卡智能 |
98 | 雪浪云 |
99 | 涂鴉智能 |
100 | 搖櫓船科技 |
2025.01 DBC/CIW/CIS |
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在全球制造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中國工業互聯網不僅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更在重塑產業形態、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生產效率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業互聯網通過構建連接機器、物料、人、信息系統的網絡,實現工業數據的全面感知、動態傳輸、實時分析,從而形成智能決策與精準執行,它打破了傳統工業中各環節的信息孤島,讓生產更智能、管理更高效。
在一家汽車制造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實時收集生產線上每一臺設備的運行數據,一旦發現某個部件的運行參數異常,系統能立即發出預警,并精準定位問題,指導維修人員迅速解決,避免生產線停工,極大提高了生產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我國擁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一應俱全,這為工業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資源。從高端裝備制造到傳統紡織服裝,不同行業的多樣化需求促使工業互聯網不斷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5G網絡的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性,為工業現場的數據實時傳輸提供了保障;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則助力企業對海量工業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實現智能化生產決策。
5G+工業互聯網+AI
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已經產生了全面的、深層次的影響。
在生產制造環節,它推動了生產方式的智能化變革,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能夠通過數字化模型對生產過程進行虛擬仿真和優化,實現精準生產;在企業運營管理上,工業互聯網打破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業務流程的協同優化。同時,工業互聯網還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以家電制造業為例,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家電企業可以與零部件供應商實現信息共享,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共同應對市場變化。
工業互聯網并不僅僅局限于工業領域,還包括數字孿生、智慧大腦等技術,都是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不僅在制造業的工廠車間,也在水利工程、智慧農業等千行百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08.9萬座,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5G模組價格比2019年商用時下降90%,培育了340余家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5G+工業互聯網+AI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
結語
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企業數字化轉型意識的提高,工業互聯網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深入應用,它將推動中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助力中國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轉變。
(文/元素)
e-Mail:lab@enet16.com